为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工作,静安区城市运营中心、上海市绿化指导站、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与上海市气象局灾防中心四家单位于近日接洽探讨面向上海中心城区典型街道的“落叶指数”预报工作。“落叶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网格化生态气象数据,在中心城区典型街道区域,提供主要行道树种的落叶量的预测。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前预测景观街道树木落叶情况,嵌入气象数据网格化监测平台,并全面接入城市智慧大脑大数据管理系统,使城市环卫管养部门提前了解地面落叶状况,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采用不同的作业模式,达到城市界面高效管理的目的。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承担“落叶指数”核心模型研发工作。第一阶段工作主要面向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以“4 + x”的二球悬铃木叶片生态气象调控模式为基础。其中,“4”指光环境(太阳光辐射、夜间灯光补偿)、空气和地面温度条件(有效积温、极端气温、日最大温差)、水分条件模块(降水量、人工补水量、土壤湿度)以及近地面风场模块(风速、风向等);“x”指树木生长环境中的景观性质的固定效应(城镇化强度参数)和人为相关的随机效应(养护)。研发工作以树木叶片物候变化的数学函数为机理模型,在表征目标树种冠层的叶量(包括叶面积指数、街道绿视率、冠层三维绿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与驱动变化的条件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基础上,通过构建机器学习架构(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参数化模拟。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展中,通过参数调整,已初步实现落叶模拟模型构建的阶段性目标。